邂逅元青花釉里紅
2024-11-11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星期六早上,臨時想到要補充魚缸的用品,於是去了一間用品店購買完後,經過一家古董店,心想時間還早不急著回家,就進去逛逛,店裡沒有客人,只見老闆一人在泡茶,跟老闆點頭打個招呼後就到處亂看,店裡琳瑯滿目,什麼東西都有,看了一會兒後看到一排瓷器,幾乎都是元青花,好多種器形。雖然當時的我對瓷器不內行,但一看那種古舊感直覺就是不自然,假的,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便拿了一個玉壺春瓶問老闆這要多少錢,老闆跟我報了一個一聽就是仿品的價格,然後向老闆問了好幾個不同器形的元青花,當中也有元青花釉里紅,價格差不多都在他剛報的價位左右,我心中就有個底了,全部都是仿品。老闆很有禮貌地請我喝茶並倒了一杯,我於是坐下來跟老闆聊了起來。言談中老闆可能覺得我嫌太貴,於是離開座位不知去哪裡拿了一個雙耳帶環玉壺春瓶的元青花給我看,我一看嚇了一跳,他的古舊感更濃烈且帶有古樸感,畫工一看就是民窯的東西,比剛才報價的仿品還畫得不好,就順口問價錢,老闆報了一個低於剛才報的價格很多金額給我,我又嚇了一跳,心想即便是仿品且畫工又不好,買來當擺飾也無妨,且又喝了老闆好幾杯的茶了,而且它的古舊及古樸感覺得很自然,於是就買了下來。(參附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參附圖一、二)
(參附圖三、四)
(參附圖五、六)
(參附圖七、八)
在店裡不方便看太仔細,拿回家後用放大鏡去看,越看越不對勁,經過一陣子的研究發現它是真品,仿品不可能做成那樣,理由如下:
一、胎體:它的型態為玉壺春,但多了雙耳並帶雙環的雕螭虎,玉壺春的口沿為平面但它在口沿處凸起牆面,高約有1.7公分,此型態甚為少見,但為元代之器形應無異;整支器具重量適中,提起後有點沉,但又不過重,為元代麻倉土的特性。
二、鐵鏽斑:通體內外佈滿了鐵鏽斑,以放大鏡觀察,鐵鏽斑的有大有小、有深有淺,並大概有3種顏色。鐵鏽斑形狀大小,顏色深淺,正說明它是經過不同歲月逼催的呈現,而不是仿品於燒結後一次性的鐵鏽斑結果。而多種顏色也說明它是不同鐵質的成分,而非單一種人為作舊的現象。
三、釉面:它的青花為蘇麻離青無誤,但卻因燒失敗而黑掉了,雖然是燒黑了,但仍見鐵鏽斑與破碎的錫光分佈於青花釉面上。釉里紅則燒製的很成功,元代的釉里紅,難得看到如此紅艷的,以放大鏡看可以明顯地看到釉里紅的釉面上分佈著白色不規則的結晶點,及灰白色團狀棉絮般的不規則圓點,稀疏的遍佈在釉里紅上,多處可見的銅綠斑及釉里紅如凸出釉面般,以手細摸會感覺凸凸的,迎光看則有玻璃光澤,即所謂凸出釉面的寶光,青花則無凸出及玻璃光澤現象。
這些都是元代時期特有的釉料配方所呈現的四大特徵,現代仿品是做不出這種自然的效果及特性的,所以要鑑定釉里紅是否為到代真品或現代仿品從此四點下手,應可窺見真相。
四、面釉:它不是元代常見的青白釉或卵白釉,而是稍淡的油青色,這在元青花中很少見,仿品它不會自找麻煩去使用這種面釉,且自清代以後即很少見到這種顏色的面釉。
五、底胎:它的底胎有上赫紅色的底釉並沾黏窯沙嚴重,這也符合元代玉壺春瓶的特色,而赫紅色的底釉,在明代以後幾乎不曾見過。
六、畫工:它的畫工並不漂亮,明顯是民窯的產品,但味道卻感覺很古樸,尤其是它的龍。現代仿品是不可能找這樣的畫工來畫的,也絕畫不出這種古樸的味道來。
綜合以上的特點分析,我個人斷定它是元代的青花釉里紅無誤。元代青花釉里紅有留存下來的可說鳳毛麟角,相當稀少(且有好多個是青花礬紅,而非青花釉里紅),而且我這只有落大元至正八年的款,那更是少見中的少見,珍貴中的珍貴。
我個人強烈的懷疑我這只元青花釉里紅與2018年在澳門中信拍賣的元青花釉里紅螭虎耳方口扁平(此瓶亦有大元至正八年款),為同一窯所燒(參附圖九)
(參附圖九)
因為它們的青花及釉里紅的發色幾乎一模一樣,在實務上要如此相同,必然是在窯內的氧化還原的氣氛條件也要相同,才會有如此結果。而從它的畫工來看並不漂亮,是民窯產品無疑,我亦懷疑它的畫師,與我那只為同一畫師,因其所繪的纏枝蓮及芭蕉瓣是如此相像。與我那只有異曲同工的現象,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供各專家學者指教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