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里紅創燒於元代,成熟於清乾隆時代,青花釉里紅創燒時由於燒製不易,青花需高溫1300度而釉里紅需1280度±20度(在氧化還原之...
從古至今所有畫品中(無論水墨紙張、木雕、瓷器、瓷板等等)其價值皆以人物第一、山水第二、花鳥為三、走獸為下,肇因人物要畫得漂亮、傳神對畫家而...
釉下三彩是清康熙時期所創的新釉下彩的品種。它是青花釉裡紅再加豆青而成釉下三彩>而青花釉裡紅自元代創燒即是一種技術性很高的釉下彩,肇因於其溫度...
淺絳彩的誕生大約於清咸豐年間至消失約民國十年左右,中間經歷約50-70年的時間,可謂曇花一現,但卻在中國的瓷板文化中烙下一枚不可抹滅的印記。 淺絳彩的繪畫方式雖然是源於黃公望之書法,...
瓷板的燒製嚴格來講自明中期即開始了,但量少,品質又不佳(需小而厚),肇因於燒製技術的限制,所以真正意義上的瓷板要至清中期才出現,但燒製仍然不易,且...
釉下五彩起源之歷史記載為1905年(清光緒三十年)熊希齡先生於湖南醴陵創辦湖南官立瓷業學堂,當時聘請日本技師和景德鎮師父引進最先進的陶瓷生產工藝和設備,成品於1907-08年間有少量陸續生產問世。 ...